更新与再生,是城市的天赋。作为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之一,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近年来的街区更新改造备受关注。福州本土杂志《HOMELAND家园》团队作为共建方参与了烟台山的更新改造过程,并在2019年12月21日于修复过的福州仓山影剧院举办了“共建·新生”城市更新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和改造团队,分享他们的城市更新改造与营造经验。本文为对《HOMELAND家园》副主编许灵怡的访谈。
HOMELAND家园》副主编
UC:烟台山的改造是谁提出的?《HOMELAND家园》为何参与进来?许灵怡:烟台山的改造实际上是政府的决策和大方向。福州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遗迹,以八一七路为中轴线,沿线有三坊七巷、上下杭、老仓山几个历史文化街区,前两个已经改造,老仓山也要改,这是决策层面的问题。
过去的改造很多不太考虑风貌,更倾向考虑风格。几年前万科先拿下了老仓山沿江的一片区域,做了仓前九里的项目。这片区域只留下了文保建筑,风貌建筑被拆得所剩无几。做改造时,对万科来说就存在很大的难度。2018年,政府又将乐群-爱国路沿线的街区风貌改造委托万科设计施工,这段街区紧挨着仓前九里项目地,不再是之前的方式,选择了尽量不干扰本地居民的操作方式。
△ 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的屋顶是烟台山风貌的根本点。
我们从之前做《嵩口模式》开始尝试介入社区营造和乡建。政府和万科都想有一种新的模式,可以让街区更有温度,所以就邀请我们作为共建方。我们承担统筹的角色,把政府、企业、媒体及民间的力量各方聚在一起。
△ 嵩口镇是福州西南部永泰大山深处的一座古镇,是福州市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 年随嵩口古镇改造启动,《HOMELAND家园》开始持续关注。最终以4年的项目跟踪,对378人的深度访问,16万字464张图片,呈现了一个活化进行时的千年古镇。
许灵怡:福州之前的街区改造是比较简单直接的,住民离开,街区进行保护修缮,然后再有合适的内容进入。我们这次在烟台山的改造更新不能说是特别先进,但算是在福州第一次的尝试,就是同时有政府、企业、媒体和民间力量的介入,真正想要在街区里形成事件,后续产生比较多的延伸,真正让这个街区不仅有更新的状态,还带有人文的温度。
这个街区本身也很特殊,它不像特别民生的街道,它有军区、学校、教会,也有居民生活的区域,很复杂。
△ 2019年夏天,作为这次烟台山改造更新的联动项目,由仓山区人民政府、福州万科、《HOMELAND家园》共同发起“温暖的街区”共建公益计划,从在地出发,探讨传统街区更新发展议题,以设计创作实践、艺术氛围营造、共建和谐社区等方式,让更多企业、高校、在地居民、设计师等多方力量参与,打造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烟台山。
许灵怡:福州是一座很慢的城市,相对也比较保守。本地人没什么认同感,对福州缺乏自信,各自有各自的秩序。这几年政府也在做各种突破,慢慢进行一些尝试。
我们这次是和区政府对接,负责这个项目的主管官员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很清晰,很清楚我们在做的事情,也很清楚为什么找我们做这个事情。但落地的执行力量,到了街道一级,对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的概念就没那么清晰。因为也是第一次通过这么多层级来推动这样的项目,落地到街道、社区就变得无经验可循,需要从理念开始让他们去理解,因为他们是项目里很重要的环节与角色。也许最后并不一定能被理解,还是需要通过上一级来协调,再推进下去,但这也算是一次尝试。
我们之前做嵩口的时候,比较好的一点是执行者非常清晰我们在做什么,执行力超强,这样双方的合作是非常良性的,做事情很轻松,不用花力气在无用功上。这次我们做项目有很多精力花在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上。
△ 乐群路上围墙被打开后的石厝教堂。
许灵怡:对,所以后来举办的论坛也算是一次城市更新理念的输出。政府部门让相关负责人来听,由专家进行分享,和我们私下跟他们讲是不同层面的,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之前政府请的一些专家大多是体制内的,我们这次邀请的更多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城市更新实践者,有了这些观念的普及,后面在项目进行沟通时就会轻松很多,大家慢慢对城市更新社区营造有了基础的概念。
△ 2019年12月21日,作为此次“温暖的街区”共建公益计划项目之一的“共建·新生”城市更新论坛在烟台山的仓山影剧院举办。此次论坛也是仓山影剧院在修复后首度面世,启动使用。
更新中兼顾不同人群的诉求是难点
许灵怡:太多了,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是跟政府合作,很多建筑的产权已经收归政府。比如已经改造的领事馆,此前政府都进行了收储,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产权比较清晰。
△ 曾经的美国领事馆爱国路2号历时700多天,改造完成并作为城市博物馆使用。
许灵怡:在居民层面,我们接触的居民也分成好多类,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廉租房和公房的居民,也有一直住在这里的原住民,这些居民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不匹配的。他们是两个阶层,对于社区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在改造中要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这很难,可能无法实现。
比如老仓山片区,这两个人群就非常明确。一类人本身就是房主,房子是他们的爸爸或者爷爷盖的,他们自己也在很认真地修缮维护房子,另一类是1949年之后通过廉租房政策住进来的人,现在很多人自己也不愿意住在老房子里,对这里的感情就不一样,只是等着拆迁改善住房条件。
居民不认同改造,会觉得这些改造怎么改都不同意,可能不是改成什么样的问题,这涉及城市更新的起点问题。真正的城市更新在我们看来是居民自己想改、自己参与、自己实现。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想改,他们觉得这个地方需要改,所以才改。一旦这么做时,政府和开发商的目的就明显和原来这些地方居住的居民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就会有政绩上、经济上、产权上的诉求,这些诉求会让改造在执行的过程中和居民原来的意愿产生冲突。
△改造后的亭下路业态多元,时尚、艺术、人文、休闲空间云集,为这条老街注入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力量。UC:参与烟台山改造项目之前有没有做过什么准备工作?
许灵怡:我们这些年一直都在关注国内外的改造项目,为了做论坛之前也做了一期封面主题,叫“社区生长,城市更新”,里面提到的项目我们也都有去实地探访。
△ 144期《HOMELAND家园》的封面主题“社区生长,城市更新”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几座城市在老城区、旧社区和城中村中的更新探索和试验,探讨如何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通过“小动作”让社区街区提升生活居住品质,重新焕发活力。虽然我们之前了解过很多实操的项目,但实际上每个项目的问题都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都不一样,有时候甚至没有参照。我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理想的模式。没有实际接触改造团队,光看一些案例时可能会觉得都挺不错的。但我们做这期选题时,和几个团队聊的比较深,发现大家背后都认为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这也和国内整体的状况有关。目前的城市更新处于尴尬的地位,我自己认定的城市更新是有人情味的城市更新,而不是单纯地让城市变新,是变新之后让大家生活的更好,自己的社区更理想。
我们五年前做过一个选题叫做“社区里的生活”,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城市更新的选题。我们研究了香港、新加坡、日本、上海这些城市里我们觉得做得还可以的案例,找当地的人撰稿。但做完之后我们发现各自都有无法解决的困境存在,我们当时遇到的情况是那一年福州遇到了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好几个街区、好几万人面临拆迁改造。为什么要改?改完之后能否让街区的人生活的更好?我们是基于这些出发点思考这件事。但几年下来在国内还是没有看到特别理想的模式。
△ 105期《HOMELAND家园》封面主题“社区里的生活”。
城市更新可能在全世界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城市更新本来就是一事一议的,它的核心特点和价值就是一个规划推出后要好多年才能落地,否则就不叫城市更新,而是开发或者街区改造。城市更新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问题由居民提出、方案由居民讨论、落地由居民执行,甚至因为事件的激发使得这片区域有自我运转的可能。当政府、开发商、第三方都退出之后,当地的居民仍然觉得有改造的需求,会自己去考虑如何去改,形成持续的更新。2018年,《城市中国》在上海南翔举办的社区更新设计夏令营便特别注重对当地居民认知、组织的孵化。设计竞赛并不是最主要的目标,关键是激活了社区居民。在竞赛后,社区业委会和居民一起优化设计方案,筹钱落实了廊道的建设工作,达到了实际的持续自我更新效果。
△ 《城市中国》082期《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聚焦存量时代的社区更新,探讨如何让众多希望参与更新的不同主体,找到自身在更新中扮演的角色,有节奏地参与到更新中去。本期也记录了在上海愚园路上的一次街道微更新项目,以观察者的视角剖析组织者、参与者、合作方和居民参与更新的路径。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 乐群路上福州高级中学前的榕树下便利店,是每一个福高学子的共同记忆,同时又因为在街道交汇的中心店,也扮演着联系社区人群沟通与互动的角色。在街区微改造中,它也作为一个样本,被重新设计,融入新的功能,延续区域记忆。参与设计的建筑师肖翊也是福高的毕业生,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改造后,商店内以弧形的可更新货架为主,并与门口的大榕树组成一个圆形的公共空间,解决繁忙时段学生的排队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交流、休闲的场所。未标注出处图片均来自《HOMELAND家园》